郵編:235000 電話:0561-3070668
京ICP備1003144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
一場尋親之旅,圓夢兩個家庭。2023年3月初,在王博的帶領下,淮北陽光尋親工作室的成員們再次啟程,往返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、羅莊區,成功幫助兩名受助人員與家人團聚。
王博,男,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院長;張俠,女,醫院護士長;任清成,男,醫院駕駛員、陽光尋親工作室成員。多年來,特別是成立陽光尋親工作室以來,同為70后的他們無怨無悔、配合默契,在為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提供高質量診療服務的同時,密切關注流浪乞討和受助患者,在義務尋親的實踐中摸索出“六步尋親工作法”,12年行程10萬余公里,幫助全國各地1700多名流浪走失人員回歸家庭。王博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“尋親院長”。2023年1月,王博、張俠、任清成被評為“淮北好人”。
為愛付出
愛上“一群不回家的人”
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創辦于2006年,以救助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為主業,陽光尋親工作室的根據地。醫院接待室里,掛滿了30多家全國各地救助站等合作單位送來的牌匾,50多名受助人員及其家人的錦旗。更多的錦旗,因為實在沒有空位懸掛,只好收進倉庫保管。
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大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,沒有家人的陪伴,不接受正規的治療,很難回歸主流社會,隨時都可能有危險發生。
有的人幾天不說一句話,有的整天嘴不閑著、自說自笑,無論什么病患,他們都耐心傾聽、記錄,選取有價值的話記錄,通過“會診”反復排查論證……多年來,照顧、診治特殊患者工作的特殊使命,讓熱心的王博、張俠、任清成等人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,隨時隨地記錄那些找不到家人的患者的只言片語,在患者頭腦短暫的清醒時間,科學引導、耐心詢問,記錄、梳理、排查、聯系,幫助一名又一名無信息受助人員找到家人。
正如王博所言,“我們愛上了一群不回家的人”。
走遍全國
開啟“組團尋親”之旅
陽光尋親工作室的檔案柜里,收集著一摞摞厚厚的尋親筆記。有的歪歪扭扭記錄著受助人員書寫的“天書”信息,有的密密麻麻羅列著不同人員的尋親方案,有的是與全國各地不同機構、不同人員聯系的地址和電話號碼。每一個數字和筆跡,都是一場實實在在、傾盡全力的思索和找尋,都是一次次跨越千里和萬里的等待與團聚。
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。從剛開始的利用業余時間,到如今的全身心投入、過人的責任心,讓王博意識到幫助流浪走失人員,特別是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尋找家人、回歸家庭的重要性。同時,他總感覺一個人單打獨斗作用實在有限。
2017年,王博依托醫院發起成立陽光尋親工作室,張俠、任清成等醫務水平高、責任心強的醫院職工,成為首批志愿者,正式開啟分工明確的“組團尋親”之旅?!爸笓]員”王博統籌外聯協調,“戰斗員”張俠照顧患者、詢問登記線索,“大總管”任清成負責外出時眾人的衣食住行。他們頂風冒雪、跋山涉水10萬余公里,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的所有省市、自治區,通過常年的實踐和總結,摸索出“六步尋親工作法”。
“六步尋親工作法”,具體來說就是:確定一個“回家”的目標;查詢“地址及人員”二類信息;創造溝通問詢“節點、時機、側重點”三個條件;用好“各種地圖、新華字典、翻譯軟件、百度文庫”四種工具;采取“心理疏導、生活軌跡回憶查詢、引導書寫、口音辨析、方言識別”五種方法;通過“救助協查、群眾協助、愛心接力、互幫互助、實地走訪、警民聯動”六項措施。他們圍繞受助人員最為熟悉的地址、最想回歸的地方、最想見到的親人,印證和縮小各類信息范圍,經過綜合研判最終確定可能存在的身份及家庭信息,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或聯系當地民政部門和愛心組織,找到其家人,平安送回家。
一路“陽光”
默默付出書寫家國情懷
陽光尋親工作室成立以來,王博、張俠、任清成等傾注著真情,付出著汗水,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團圓的故事。
離家多年的耄耋老人重返故土,從小走失的兒郎又見爹娘,負氣出走的家人失而復得,被拐失聯的夫妻再續前緣。2018年2月,走失35年的重慶開州婦女趙英奎與家人相聚;2019年8月,離家22年的王秀英回到內蒙古巴彥淖爾家中;2021年4月,83歲的丁前美,被志愿者平安送回江蘇泗陽老家;2022年4月,在安徽電視臺“夜線60分”欄目組記者的全程見證下,他們一路護送走失37年的顧全芹回到河南方城……最短尋親時間8個小時,最小尋親年齡7歲,最大尋親年齡83歲,最“糾結”的信息落實輾轉5省8市,最復雜的個案耗時68個工作日,單例多部門多機構鏈接溝通最多的9個,最漫長的回家之路47年。
一路“陽光”,大愛無疆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1年以來,在全國各地民政部門和志愿服務組織的無私幫助下,淮北陽光尋親工作室已幫助1700多名流浪走失人員回到家中,尋親成功率高達75%。2020年9月,在安徽省民政廳舉行的全省救助管理工作培訓班上,陽光尋親工作室受邀進行2個多小時的經驗交流,得到業界的充分肯定。隨著影響不斷擴大,全國30多家救助機構慕名委托尋親,安徽廣播電視臺專門在此成立尋親工作站,“淮北陽光”成為彰顯公益關懷和社會責任的亮麗名片。(首席記者 肖干)